锦州,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,呈现出其丰富的文化内涵,涵盖了古老的建筑、繁忙的街道与蜿蜒的巷子。每一砖每一瓦都承载着过去的故事与回忆。
中央大街,作为这座城市南北向的主干道,不仅是繁华的商业中心,也是凌河区和古塔区的分界线。东侧为熙熙攘攘的凌河区,西侧则是充满历史韵味的古塔区。大街北起热闹的火车站,南至小凌河南大桥,这条街道见证了锦州的繁荣与变迁,吸引着无数人流经过。
这条街的建设始于1937年,当时名为中正路,乃是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领导人蒋介石的名字命名。在修建这条街道时,沿途的大多数房屋都是民居。然而,日本占领时期,对被拆迁的户主施加了严苛的条件:一是所有被拆除的房屋和土地,若转作道路建设,即使占用面积再大,也不会给予任何补偿;二是如若改作机关、企事业单位,或是住宅区的土地和厂房,按照面积和建筑质量给予补偿;三是拆迁户自建房屋只给房号,自搬迁安排则不作负责。这样的政策导致了许多人无法承受巨大的损失,惨遭破产,失去家园。
展开剩余69%随着时代的变迁,解放后街道名被改为中央路,后又更名为中央大街。彼时的中央大街极为繁华,大街两侧琳琅满目的商场、百货公司、饭店、旅店、专卖店、银行乃至各个行业的写字楼应有尽有。无论是曾经盛行的老店,还是新出现的商铺,都构成了一幅生活多彩的画面。您还记得那条大街上曾经的老店铺吗?
例如,站前东侧向南依次是锦州旅社,后来成为方圆购物广场和方圆宾馆,紧接着是百脑汇及站前商场,后改名为金鼎商厦。文化电影院后来更名为影都,还有邮电局、邮政储蓄、东方红旅社、中百商店(曾称纺织品商店)等。继续向南走,可以看到百货大楼、评剧院、工农兵电影院、国和粮店、五号楼、立新商店,南边还有后来建成的阿波罗酒店。
而在站前的西侧,最初是红星理发店和一个餐厅,之后变为大厦宾馆、站前大厦、新港旅社、锦州饭店、老工商银行、群众艺术馆、新华书店和雅美商店。旁边还有锦州工艺美术服务部,南边则是物资局中心,往前走会记起曾经的舞厅,而太阳广场的位置原本是一座天主教堂。继续前行,还能找到凌川酒厂的东门,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锦州人民广播电台后来演变成为锦州市歌舞团。邮政枢纽大楼更是后来的建筑。这些老店铺承载着无数人的青春回忆,若有遗漏,欢迎朋友们补充。
在如今的锦州,仍然留存下来的老店只有四家,即老工商银行、新港旅社、邮电局和百货大楼,其余的店铺或已改作他用,或被拆除重建,为城市带来新的面貌。
当我们凝视着这些既熟悉又陌生的老店名,与当今新开的时尚商店和大楼对比,老城的变化显而易见。尽管城市发展日新月异,历史悠久的老城区却不应被遗忘。作为年轻一代的人,我们理应铭记那些曾陪伴我们走过漫长岁月、经历沧桑,见证历史变迁的建筑。它们背后都藏着无数动人的故事。我们有必要对这些建筑进行保护、重新包装和利用,使城市在持续发展中融入时代感,同时也让整个城市显得更加厚重,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,难道这不是我们共同的期望吗?
发布于:天津市盛多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